立夏节气传说有哪些 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
更新时间: 2023-05-29 03:33:20
导语:今年五一假期结束之后,我们便迎来立夏节气,从天文意义来说,就是夏天的开始。作为夏天的第一个节气,这个自然是有一些风俗说法,其中,相关传说也不少。那么,你知道立夏节气传说有哪些吗?到底立夏有什么传说故事呢?以下为您介绍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。
立夏节气传说有哪些
传说一
立夏还是一个传统的岁时礼俗节日,周代在立夏这一天,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,到城南郊外迎夏。并举行祭祀先帝祝融的仪式。汉代也沿承此俗,《后汉书·祭祀志》载:“立夏之日迎夏,于南郊,祭赤帝祝融,车旗服饰皆赤。”歌《朱明》,舞《云翅之舞》。到宋代,礼仪更趋繁琐。至明代始有“尝新风俗”。清代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载“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,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,相互馈送”。并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,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,也有叫“吃补食”的。民间习俗还有“立夏吃蛋,石头都踩烂”,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,还可以耐暑。有的立夏食笋,有的立夏喝酒,都是赶在节日这天,名曰“立夏见三新”,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,各家蒸新茶,并配以各种水果,馈赠亲戚邻居。
传说二
立夏“称人”的第二种传说与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有关。
三国末期,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。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,兵逼刘禅投降。蜀国有位忠臣叫正,他对邓艾提出“刘禅乃一国之君,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,不能瘦一星半点肉,不然宁死不降”。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。
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,魏国公封他为安乐公,赐给他住宅、绸缎万匹、美女百名。刘禅从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竟没有半点忘国之耻。第二年正叫人给刘禅称了一下体重,这忘国之君不仅没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。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,《三国演义》里有诗说“追玩作乐笑颜开,不念危土半点哀。快乐异乡忘故国,方知后主是庸才。”
风俗活动:
立夏风俗
1、秤人
立夏吃罢中饭,有秤人的习俗。古诗云:“立夏秤人轻重数,秤悬梁上笑喧闺。”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,秤钩悬一根凳子,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。
2、喝粥
根据当地史料记载,我国古时每年“立夏”节气,民间形成了吃粥、挂蛋等习俗。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、无病无灾。
3、吃立夏饭
立夏这一天,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,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,乌米饭、豌豆糯米饭……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,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,变换出不同的颜色。
4、尝新
很多地方有“立夏尝鲜”之俗。人们品尝时令食物,以求健康吉祥。
5、做夏
立夏季节,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“做夏”。鼎边糊(又称锅边糊),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,配以虾米、虾油、葱菜、金针、黑木耳、蚬子,或少量香菇、蛏干等海鲜清汤,其味极为荤美可口。
6、食面食
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,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,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,意在庆祝小麦丰收。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、面饼和春卷三种。
7、喝茶
我国江西、扬州等地有立夏饮茶的习俗。夏天酷暑炎热,经常喝茶,尤其是偏凉性的绿茶,可以让暑气顿消,起到清热解暑、利尿排毒的作用。
8、迎夏
古代,人们非常重视立夏。还有习俗说立夏日不迎夏,会有病灾缠身。
立夏节气传说有哪些 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 相关文章
- 海南州天气预报:兴海县气象台解除暴雨...
- 5月29日2时51分西藏山南市措美县...
- 宣城天气预报:泾县气象局解除雷雨大风...
- 宣城天气预报:宣城市气象局解除大风黄...
- 宣城天气预报:宣城市气象局解除雷电黄...
- 宣城天气预报:宣城市气象局解除暴雨蓝...
- 商丘天气预报:商丘市气象局发布暴雨橙...
- 锦州天气预报:黑山县气象局发布雷电黄...
- 锦州天气预报:北镇市气象局发布雷电黄...
- 丹东天气预报:丹东市气象局发布大雾橙...
- 六安天气预报:金寨县气象局更新雷电黄...
- 通辽天气预报: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气象...
- 昭通天气预报:永善县气象局解除大风蓝...
- 安庆天气预报:岳西县气象局更新雷电黄...
- 商丘天气预报:虞城县气象局发布暴雨黄...
- 昭通天气预报:巧家县气象局解除大风蓝...
- 阜新天气预报:阜新市气象局发布雷电黄...
- 通辽天气预报: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气象...
- 5月29日2时8分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...
- 蚌埠天气预报:怀远县气象局发布大雾黄...